呼和浩特市
- 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
- 区划代码:150100000000
地名由来:“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战国时赵国置云中郡,治所于托克托县古城。秦、汉置云中、沙陵、阳寿、桢陵、北舆5县,属云中郡。东汉建安年间郡县徙晋北。隋置云中郡,治云中故城,又置榆林郡。唐置云中都护府,治今托克托县城关镇古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改为单于都护府,徙治于定襄。龙景二年(公元743年)筑东受降城(今托克托县哈拉板申西古城)。天宝初徙振武军于城。五代、后唐时入辽,置丰州、东胜、云内3州,属西京道。金、元仍沿用辽时州制。明置东胜、云川、镇虏3卫,属山西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各卫徙晋北。成化年间始为蒙古土默特万户地,嘉靖年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驻牧丰州滩。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筑库库和屯城。“呼和浩特”之名始此,意为“蓝色的城”,明廷赐名归化城,又称三娘子城。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编土默特部为左、右翼2旗,各设都统衙门于此。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增置管理汉民的归化厅,治城外河西,属山西朔平府。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又置绥远厅于此。四年在归化城东北2.5公里处筑绥远城,移镇守将军(后称绥远将军)驻扎城中。六年置归绥兵备道,治所归化城,辖2厅,属山西省。二十八年两翼旗都统事务归将军管辖,后撤销两翼旗都统衙门,改设归化城都统衙门,统辖两翼旗。1912年废归绥兵备道,置归绥观察使公署,属山西省,并归化、绥远2厅为归绥县,属公署,公署治绥远城,县治归化城。1914年又改为绥远特别行政区公署,与山西省分治。同年改归化城副都统衙门为土默特特别旗总管府,治归化城。1928年改特别行政区为绥远省,为省会。1930年设归绥市,为县分治,为省直辖市。1950年废土默特特别旗,成立土默特旗人民政府,辖土默特左、右旗地,治所于此。1952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由张家口迁此。1954年蒙绥合并,复名呼和浩特,为自治区首府。1958年土默特旗移治萨拉齐镇,1969年分左、右2旗,1971年土特左旗和托克托县划入后成今境。国务院1995年11月21日批准将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