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代码:620521000000
    地名由来:宋《太平寰宇记》有“废上邽县,本邽戎地,秦伐邽戎而置县,属陇西郡,今(宋)为清水县理所。”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在古陇坂通道,析上邽县(南移天水市区)置清水与陇(今张家川)两县,属天水郡;清水县以上陇“清泉四注”得名。《水经·渭水注》:“(清)水导源东北陇山,二源俱发,西南出陇口,合成一水。西南流,历细野峡,逕清池谷。又逕清水县故城东。”县因清水而得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戎,在全国始置上邽县,据有县北及中部之地。秦惠公五年(前395年)伐绵诸部族,据有县南之地。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置陇西郡辖上邽县、绵诸道至西汉初。宋《太平寰宇记》有“废上邽县,本邽戎地,秦伐邽戎而置县,属陇西郡,今(宋)为清水县理所。”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在古陇坂通道,析上邽县(南移天水市区)置清水与陇(今张家川)两县,属天水郡;清水县以上陇“清泉四注”得名。东汉因隗嚣战乱,省清水入陇属汉阳郡。三国复清水县入陇,属魏置渭北广魏郡。晋代清水属秦州略阳郡。南北朝北魏时置清水郡,辖清水、伯阳(今北道区伯阳乡)两县。隋初废郡,更伯阳为秦岭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在清水县置邽州,六年(623年)并入秦州。贞观十七年(643年)省秦岭入清水县。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清水古城震毁。广德元年(763年)吐蕃陷清水出县东大震关。大中二年(848年)收复,改属凤翔府,县治移河南上邽镇(即今城处)。五代清水自前蜀经后唐至周,名为陇右道秦州府所辖,实为吐蕃割据。北宋击吐蕃后清水隶秦凤路秦州府。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秦州经略使曹玮在牛头河南岸,笔架峰下筑清水城设治至今。金人攻秦陇,清水金据。南宋以县北卧牛山下改冶坊寨置县(今黄门乡王店村),冶坊县城址尚存。宝庆三年(1227年)蒙古主成吉思汗从六盘山率军抵清水县西江(今牛头河),逝于清水城西萨里川(今红堡乡)。元灭金宋,并冶坊入清水。元、明两代均属陕西行省巩昌府秦州所辖。清康熙七年(1668年)归甘肃布政司,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秦州直隶州。1912年属渭川道,道废属甘肃第四行政专署。1949年7月31日后,属甘肃省天水地区行政公署。1953年划县北部置张家川回族自治区。1958年清、张并为清水回族自治县。1961年又分设清水、张家川两县至今。1985年改市管县体制,属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