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代码:532929000000
    地名由来:南诏时属剑川节度,大理时属胜乡郡,称“云龙赕”。元设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治所在今旧州。云龙得名于澜沧江,“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为龙”。据《云龙记往》载: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云龙州,封段保为土知州,治所仍在今旧州。《云南备征志》卷19载王凤文《云龙记往》说:“云龙州,古云龙甸也。其名得之浪沧江。江为蒙诏时四渎之一。或曰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升如龙。或曰大理人有负罪逃江滨者,事缓乃出,为蒙氏所执,讯期匿所,答以在云处,自此号云龙甸。”县因云龙甸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建县,称“比苏”县,属益州郡。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至西晋,比苏县属永昌郡。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从永昌郡中划出比苏县,设置西河郡,梁末废比苏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尹州,属南宁州总管府。唐麟德元年(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仍称尹州。南诏时属剑川节度,大理时属胜乡郡,称“云龙赕”。元设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治所在今旧州。云龙得名于澜沧江,“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为龙”。据《云龙记往》载: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云龙州,封段保为土知州,治所仍在今旧州。崇祯间迁治于积雒马井(今宝丰)。1913年改州为县。1929年,改县分署为县政府,县治从宝丰迁至石门。1950年属大理专区,1956年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58年撤销云龙县,并入永平县。1961年又恢复云龙县,仍属大理白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