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县
- 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
- 区划代码:513226000000
地名由来:据魏源《圣武记》卷7。《乾隆初定金川土司记》说:“金川者,小金沙江之上游也。一促浸水(促浸者,番语大河滨之意)出松潘徼外西藏地,经党坝而入土司境,颇深阔,是为大金川;其一▉纳(▉纳者,番语小河滨之意)水源较近,是为小金川。皆以临河山有金矿得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古为禹贡梁州之域。夏、商、周时代,属于华夏各诸侯封地外的方国部落。称羌方,秦汉之际,于前111年将冉▉改置汶山郡后,大金川流域始成为秦汉王朝领地相邻的缴外西南夷之地,当时为大牂,龙桥、薄中等羌族部落生息的地方,隋时为嘉良夷西山八国之哥邻国之地(哥邻,又有格勒、阿拉丹、促浸,嘉绒等异名)。部落首领依附于唐,唐置羁▉金川州,归剑南道节度使统辖。唐永隆元年(680年)没于吐蕃,安史之乱后,为各自为政的部落方国。宋宝祐元年(1253年)为蒙古军占领。元代将大渡河流域改称彩▉甘思,属陕西行中书省,以吐蕃僧八思巴为大宝法王帝师统领其地,明初改设▉甘都指挥司,以示羁▉,封金川寺(即雍忠寺,清乾隆后改称广法寺)宗教首领哈伊拉木为演化禅师。明清更迭之际,金川地区脱离明朝统辖,清康熙五年(1666年)金川首领嘉纳巴向清王朝归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其庶孙沙罗奔因征西藏,羊同(今南坪县一带)作战有功,雍正元年(1723年)受封为大金川安抚司。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扩张领地侵掳小金川土司。夺其印,继侵致革什布扎及明正两土司,清庭派兵前往弹压,发动2次平定金川战役。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川被平定,清庭实行“改土归流”,安营为屯,置阿尔古厅分设绥靖、崇化两屯,驻绿营兵三千名屯垦。1935年6月至1936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金川,设立西北联邦政府,建立中共大金省委,设绥靖县、崇化县,两县各辖5个区。1935年11月18日在绥靖县城隍庙成立格勒得沙共和国中央政府,为中国藏区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政府,下设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1936年隶属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1950年10月设靖化县人民政府,隶属茂县专区。1953年更名为大金县,1959年6月与绰期甲县的中、下寨两区合并后,命名为金川县至今,隶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