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
- 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
- 区划代码:510421000000
地名由来:1951年5月从会理县划出平谷、河高、莲溪、昔宁等地,从德昌县划出迷易区、麻陇区和龙窝区的南坝等地,于1951年10月经政务院批准正式组建迷易县,归西康复省西昌专区管辖,1952年5月西康省西昌专员公署正式行文将“迷易县更名为米易县”。沿袭至今。元为会川路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守御米易千户所,属会川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置米易所巡司,后废。1951年由德昌县南部及会理县西部合并设置米易县。仍以旧米易所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期为西南夷的邛都部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正式划入西汉王室版图。是时,安宁河东岸属会无县,西岸属邛都县。南北朝周武帝建德年间(572—577年),河东仍属会无县,河西属可泉县。唐天宝十四年(755年),河东属青宁郡。河西属建昌郡(今西昌)。五代后蜀明德年间(934—937年),河东地带命名为诺赕,属会川府,河西地带命名为屈部,属建昌府。明代,米易河西属建昌府,河东属会川府。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今撤莲改设守御千户所。直属四川省行都司管辖。明永乐年间,行都司饬回族部领在今撒莲筹建分县治,因地处安宁河下游,冬季多雾。日出迷蒙,故分县治起名为迷昜(阳)县,后又相继改为迷昜千户所,相传到后来有位捐官走马上任。把县衙的迷昜误念为迷易,此后就称为迷易。清雍正年间,将迷易守御千户所划为建川南道宁远府辖。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迷易守御千户所改为迷易巡检所。1912年建迷易县佐。1941年以安宁河为界划分为2个区,分属德昌县和会理县。1950年3月25日,安宁河东属会理县的西北区,西岸是德昌县的迷易区。1951年5月从会理县划出平谷、河高、莲溪、昔宁等地,从德昌县划出迷易区、麻陇区和龙窝区的南坝等地,于1951年10月经政务院批准正式组建迷易县,归西康复省西昌专区管辖,1952年5月西康省西昌专员公署正式行文将“迷易县更名为米易县”。沿袭至今。1978年划归攀枝花市管辖,县人民政府驻米易县攀莲镇城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