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 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
- 区划代码:500243000000
地名由来:据清光绪《彭水县志·重修县志序》说:“隋始置彭水县,以彭水名。《寰宇记》谓彭为鼓声,峡水澎湃,其声似之,故以名县。”(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商周为巴国地,战国楚威王时为黔中地,秦属黔中郡。彭水东北的郁山有天然盐泉,被人类发现和利用甚早,郁山周围地区古代又盛产丹砂,丹砂沿江外运,故郁江、乌江这一段河,古名丹涪水。西汉武帝(前140年)即位,建涪陵县于郁山,以地傍丹涪水,故名。辖今彭水,黔江,酉阳,秀山西部,石柱南部,武隆东部及贵州省思南以北的地区。新莽时称巴亭。东汉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刘璋分涪陵县置涪陵(今郁山)、汉葭(葭,古作茶。今汉葭镇),丹兴(因盛产丹砂故名。今黔江)、永宁(今贵州思南)四县,为巴东属国。三国时,刘备置涪陵郡。西晋永嘉(307—312年)年间,涪陵郡“地殁蛮夷”达256年之久。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涪陵郡迁枳县,即今涪陵市。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涪陵“蛮帅”田思鹤“以地内附”,重新接受中央政权的领导,置奉州。建德三年,(574年)又改为黔州。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于郁山设彭水县。当时郁江名彭水,故名,为黔州治所。大业三年(607年)改为黔安郡,辖彭水,涪川(今思南)两县。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黔州,属江南西道,辖彭水,都上(贵州凤冈县)、石城(今黔江)三县。第二年,又从彭水分出盈隆(今彭水龙洋乡)、洪杜(今贵州洪渡)等四县。贞观四年(630年)改属山南道,将州县治所从郁山迁到今汉葭镇的县坝,设都督府。开元二十年(733年)置黔中道,彭水为道、州、县三级治所,辖今湖北建始以南,湖南沅陵以西,贵州毕节以东,广西凌云以北的18个州。黔州领羁縻州先为9个、15个,后为50个。天宝六年(747年)黔州治所迁到乌江西岸壶头山下,大顺元年(890年),改黔中道为武泰军节度。前蜀后蜀时,彭水仍为黔州治所,辖彭水、洪杜(地近洪杜山)、黔江、洋水(地近洋水)、信宁(有信宁山)、都濡(有都濡水)六县。北宋仍设黔州于彭水,属夔州路,嘉佑八年(1063年)省洪杜、洋水、信宁、都濡入彭水,辖彭水,黔江两县,领羁縻州49个。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默州升为绍庆府,筑府城于壶头山南麓,领羁縻州56个。元代因之,辖境不变。至元二十年(1283年)属四川行中书省,明玉珍据蜀时(1362—1371年),绍庆府属大夏。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彭水属重庆府,洪武十年(1377年)改属涪州。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在今汉葭镇修彭水县城。清代顺治二年(1645年),属重庆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属设在郁山的黔彭军民厅。乾隆元年(1736年)属酉阳直隶州。1913年属东川道。1927年属四川省长公署。1929年属四川省政府,1945年属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16日后,属川东行署涪陵地区。1952年11月,属四川省涪陵专区。1968年属四川省涪陵地区。1983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1988年5月,属四川省黔江地区。中共中央、国务院1997年12月20日批准撤销涪陵市及所辖的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市涪陵区。原涪陵市所辖武隆县由重庆市直接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