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代码:411322000000
    地名由来:东周属楚,为楚之外县,委尹驻守,于方城山(今小顶山)修筑长城,曰“方城”,方城县由此而得名。《水经·▉水注》:“郭仲产曰,苦菜、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元和郡县志》卷21唐州方城县:“取方城山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方城县古为豫州之域,西周初为曾、申地。东周属楚,为楚之外县,委尹驻守,于方城山(今小顶山)修筑长城,曰“方城”,方城县由此而得名。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置阳城县。西汉改阳城县为堵阳县(治所今县城老城区)。王莽新朝复名阳城县,属前队。东汉复名堵阳县。魏晋因之。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堵阳县为赭阳县。南朝齐萧道成置北襄城郡(治所今县城老城区),领县6,方城属之。北魏改北襄城郡为襄城郡(治所赭阳)。曾置建城郡,领县2;赭阳、北方城。孝昌中,置北南阳郡(治所北平,今二郎庙乡李岗村西),领县2;北平、白水。南朝梁置赭阳郡。东魏复置建城郡,并置建城县。北齐废建城郡建城县,置赭阳县。西魏置方城县,又置襄邑郡。北周置襄城郡(治所今县城老城区),领方城、叶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襄城郡,方城县属蒙州。九年(589年),改北平为真昌县。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北澧州(治所今县城老城区),领县2;方城、真昌。贞观元年(627年)省真昌入方城县。八年(634年),改北澧州为鲁州,次年废鲁州,方城县属唐州。五代(907-960年)仍名方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废县为镇,入南阳县;元丰元年(1078年)复置方城县。金泰和八年(1208年)正月,以方城为倚郭置裕州,领县3;方城、舞阳、叶县。元因之。明洪武元年(1368年),方城县入州治。清雍正中,裕州不领县。1913年废裕州复置方城县,属南阳府。1933年方城县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7年11月方城县解放,属豫陕鄂区第七专员公署,1948年6月属豫西区第二专员公署,1949年5月属河南省南阳专员公署,1979年属南阳地区行政公署至今。国务院1994年7月1日批准撤销南阳地区和南阳市、南阳县,此县划归南阳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