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
- 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
- 区划代码:410326000000
地名由来:因位汝河之北,故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春秋时为戎蛮子国属地,战国时属韩。秦行郡县制后,分属于三个县管辖,东部属梁县,西部属陆浑县、北部属新城县,统属三川郡(后改为河南郡)。三国时属魏地。东晋十六国时,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等国地。隋时,汝阳为梁县、陆浑、伊阙三县地。唐先天元年(712年),设临汝县(治所在今临汝镇),汝阳大部归其所辖。同时,析陆浑县之地置伊阳县。五代时,省陆浑县入伊阳。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废临汝县为镇入梁县。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伊阙县入伊阳。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升伊阳为顺州,后被金占领,设嵩州以统伊阳。元省伊阳入嵩州。明洪武年间,改嵩州为嵩县,并省梁县入汝州。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嵩县东四保十二里和汝州西南隅复置伊阳县,属汝州。清因明制,伊阳仍属汝州。1913年,汝州废,伊阳属河洛道。1928年县直属省。1933年,伊阳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47年11月,伊阳县属豫陕鄂第三专区,1948年6月,改为豫西三专区。1949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伊阳属洛阳专区管辖。由于“伊阳”与“宜阳”同音。电信通邮多有不便,1959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将伊阳县改为汝阳县。1986年2月,洛阳地区撤销,汝阳改属洛阳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