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
- 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
- 区划代码:370124000000
地名由来:《太平寰宇记》卷13:平阴县“取界内平阴故城为名”。乾隆《泰安府志》卷2说:“《禹贡》‘东原底平’,而邑乃东原之阴也”,故名平阴。(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从境内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证明,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有人类活动。夏、商、周时期属兖州地,春秋初属鲁国,战国属齐邑。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东郡,后改属济北郡。西汉文帝二年(前178年)属泰山郡。东汉建武初年(25年)置平阴县,属济北国。晋元熙年间(419年—420年)撤平阴县,并入卢县,属兖州。南北朝时期,属济北郡。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置榆山县。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榆山县改称平阴县,属济北郡。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属河南道郓州。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属河南道济州。文宗大和六年(832年)撤平阴县,并入卢县、东阿县。开成二年(837年)复置平阴县,属太平节度使郓州东平郡。五代时期,属天平军所辖。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属京东西路郓州府。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属山东西路东平府。宣宗兴定四年(1220年)属中书省东平路总管府。元世祖至元九年(1273年)属燕南河北道东平路总管府。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属山东省布政使司兖州府。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属山东行中书省东平府,十八年(1385年)属山东省布政使司东平路。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泰安府。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属山东省济西道,1914年属东临道,1928年废道后直属山东省,1935年属山东省第一实验区行政长官公署,1938年属鲁西道,1940年属泰安道。1939年10月1日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鲁西行署第一专员公署(年底改称泰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1年8月属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第十六专署,1945年5月属冀鲁豫边区第一专署;1948年3月12日解放,属鲁中南行署第七专署。1950年5月隶属泰安专区。1959年2月30日撤销平阴县,并入东平县。同年9月14日恢复平阴县,由济南市管辖。1960年1月22日划归菏泽专区。同年3月28日又划归济南市。1961年7月22日划归泰安专区。1985年3月27日再次划归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