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县
- 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
- 区划代码:140623000000
地名由来:“右玉”乃右玉林卫的省称,由大同右卫和玉林卫而得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夏时属幽州,商属冀州,周又属幽州。春秋时属楼烦,战国时,归入赵国代地。秦置善无县,属雁门郡,为郡治所在地。西汉沿袭秦制。东汉时,雁门部南迁,又划归定襄郡治。三国时,由于连年混战,匈奴侵边,人口流失,右玉一带成了荒无人烟之地。西晋时,晋怀帝司马炽将陉岭(雁门关)以北之地归鲜卑拓跋猗卢,右玉在其中。北魏复置善无县,因建都平城,右玉属畿内之地。北齐在威远堡设立威远县,北周废。唐属云中。宋代地陷契丹。辽、金时归西京。元属大同路。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定边卫。永乐七年(1409年)复设大同右卫。正统年间又将边外玉林并入右卫,改称右玉林卫,属大同府。清初为右玉卫,雍正三年(1725年)升县,称右玉县,归朔平府,府治设在右玉。1912年废朔平府。归雁门道。1937-1948年与领县先后成立“和右清”、“右山怀”、“左右凉”、“右南”、“右玉”等县,1949年属察哈尔省雁北区。1952年划归山西省,仍属雁北区。1958年与左云县合并,称左云县。1961年分县,恢复右玉县。县人民政府原驻右玉旧城,1973年迁于梁家油坊。国务院1993年6月25日批准撤销雁北地区,此县划归朔州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