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
- 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
- 区划代码:140322000000
地名由来:《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孟丙为盂大夫。”“孟丙”,《汉书·地理志》作“盂丙”。汉盂县故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大盂镇。以春秋时为晋大夫盂丙之邑,故以为名。另一说认为,盂县因特殊地形而得名。清乾隆《盂县志》卷3载:盂县“地居太行东北,峰峦旋绕,县治处其中,如盂然”,故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周景王四年(前541年)仇犹(白狄的一个支系)东迁进入盂县地域定居,并在今县城东北筑城建都,故史称为仇犹国。《括地志》载:“并州盂县外地,俗名原仇,亦名仇犹。夷狄之国也”。周贞定王十二年(前457年),仇犹为智伯所灭,地归晋国,后属赵。秦属太原郡,为上艾县地。北魏为石艾县地,并在乌河流域设治抚城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石艾,设县治原仇县,隶辽州,故治即今县城。大业二年(606年)改称盂县。唐武德三年(620年)抚城县改为乌河县。贞观元年(627年),乌河县并入盂县。金兴定四年(1220年)升盂县为盂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盂州为盂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升直隶州,辖盂县。1912年盂县属冀宁道,1927年废道制,直属于省。1937年,盂县抗日政府成立,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在阜平成立,下辖晋东北、冀中、冀热辽三个行政区,盂县归晋东北公署管辖。1942年为适应抗战需要,盂县分为盂平、盂阳、寿东三县。1945年8月盂县原划到盂平、盂阳、寿东、定襄的部分复归盂县,恢复盂县建制。1948年8月,盂县划归晋中区行政公署第一专管辖(时专署驻盂县)。1949年3月,晋中区行政公署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合并,盂县属太原市人民政府第一专署;同年8月,盂县划归忻县专署;9月,改归榆次专员公署管辖。1958年11月撤销盂县建制,与阳泉市合并。1959年4月与阳泉市分开,复为盂县,属晋中专区管辖。1983年7月又划归阳泉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