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县
- 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
- 区划代码:130129000000
地名由来: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高邑县置赞皇县,以境内的赞皇山得名,属栾州。《元和郡县志》卷17赵州赞皇县:“县南有赞皇山,因以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春秋属晋。战国时先属中山国,后属赵国。秦属恒山郡。汉属冀州常山郡房子县。北齐属房子、高邑二县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高邑县置赞皇县,以境内的赞皇山得名,属栾州。大业二年(606年)改属赵州。唐属赵州。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高邑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制,仍属赵郡。元至元二年(1265年)再次并入高邑县,至元七年(1270年)又复县制,属赵州。明袭元制。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正定府。1912年后先后属范阳道、保定道。1928年直隶河北省。1938年后属晋察冀边区太行区。1940年8月,划属冀西专区。1941年改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一专区。1949年8月划归河北省石家庄专区。1958年12月并入元氏县。1962年3月恢复原建制,仍属石家庄专区。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辖赞皇县。国务院1993年6月19日批准撤销石家庄地区,此县划归石家庄市管辖。
赞皇,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唐代有宰相李峤、李绛、李吉甫、李德裕等政治家,有李华、李观、李翰等诗人文学家;宋代有政治家李迪、杨云翼;元代有外交家赵良弼;民国后又涌现了众多的革命志士。
赞皇,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全县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约30余种,主要有铁、铜、锌、金、硅石、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煤、河沙等。储量约100 亿吨。其中硅石储量约10亿吨,品位高达98%以上,石灰石已探明B+C+D级储量2亿吨,特别是矿石碱性氧化物质含量低,钾钠含量在0.2%以下,是生产低碱水泥少有的大型优质原料矿。以五马山为中心的优质硅砂岩矿,是国内少有的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大型优质硅砂矿,已被国家建材局确定为北方玻璃生产原料基地;在西部山区长达50公里的区域内,蕴藏着30余种可做装饰材料的花岗岩矿,储量2亿立方米以上,主要有粉红、黑、灰、绿、花斑等花色和七彩石、龟板玉、许亭红、满天星、中花豹、万年青等品种,加工石材产品独具特色。
赞皇,山场广阔,林果资源丰富。已注册“大秋红”“皇珍”商标。赞皇大枣在全国360多个大枣品种中是唯一的自然三倍体品种,具有个大、皮薄、肉厚、拉丝长等特点,是中国著名的七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获昆明世博会金奖,北京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国内外享有盛名。另外,赞皇还有许多特产,尖山黑枣是中国少有的无核黑枣,清道光年间被封为贡枣,享誉全国,是制作各种高级食品天然饮料的佳品。赞皇核桃柿子都具有上乘的品质。以大枣为主的林果资源,是赞皇独特的、广泛的、长远的优势。
赞皇,具有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西南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嶂石岩,奇峰林立,植被繁茂,冬暖夏凉,景奇四季,是距省会最近最理想的避暑胜地。丹壁三叠、回峰九套、云崖撒珠为天下奇景。天然回音壁,世所罕见,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嶂石岩地貌被列为中国五大旅游地貌之一。柏油路直通景区,投资700余万元的空中索道直达山巅,勘称“太行绝胜”。
近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引导下,赞皇县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已形成建材、化工、机械、以蜜枣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行业。投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国家二级公路赞昔(赞皇——山西省昔阳县)全长 41公里,自东向西纵贯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县内有11万伏变电站2座,3.5万伏变电站5座,电力供应充裕;开通了数字手机业务,全县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2200门;县城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对全县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
十五”期间,赞皇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即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项目拉动、开放带动、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四大主体战略,实施农业产业化、矿产开发、城镇建设、旅游开发、市场建设、社会安宁六大工程,实现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扩大开放五大突破。同时,进一步加快软硬环境建设,为中外客商到赞皇旅游、观光、投资、置业,共谋发展创造越来越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