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区
- 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
- 区划代码:110103000000
历史沿革:1950年为第六、第七区。1952年分别更名为前门、崇文区。1955年将丰台区、东郊区的永定门、广渠门外部分地区划入。1958年撤销前门区,将前门大街以东、珠市口东大街以北地区并入,始成今境。
崇文区是北京市四个中心城区之一,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东南侧。东部与朝阳区搭界,南部与丰台区相交,西部与宣武区毗邻,北部与东城区接壤。平均海拔35米,面积16.46平方公里,辖前门、崇文门外、东花市、天坛、体育馆路、龙潭、永定门外7个街道办事处,237个居委会,人口43万。
崇文区因位于崇文门以南而得名。作为文明古都的一部分,在今崇文区境内曾有过较为繁盛的时期。元代,一些达官显贵开始在这里建宅第、修园林。明,永乐年间建天坛,正统年间建正阳门箭楼;嘉靖年间修筑外城。明代中期以后,北京城东南部地区工商业日渐繁荣,正阳门外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成为当时京城首屈一指的繁华商业区;崇文区外作坊栉比,工匠荟萃,成为当时享有盛誉的“特艺之乡”。但是,自清末至民国,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混战,古老京城的东南隅也和全市一样,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经济日趋衰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崇文区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变化,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崇文区昔日以“龙须沟”所在地而知名,今日已成为经济建设蒸蒸日上,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首都中心城区之一。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以原东城区、崇文区的行政区域为东城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以原西城区、宣武区的行政区域为西城区的行政区域。